官網介紹:https://specialized.com.tw/collections/shoes/products/s-works-ares-road-shoes-187397
建議售價:13800元
Specialized在2021年初推出的新鞋並不是S-Works 8,而是一雙以舒適、包覆性為主打的S-Works等級卡鞋,並且以戰神“Ares”來命名。原訂的S-Works 8好像仍會發表,只是時間會在年中的World Tour時再發表。
在Ares發表之後,S-Works就擁有了4雙鞋子,分別是全能的公路鞋X數字、主打輕量化的Exos、主打透氣的Vent,以及這雙主打包覆舒適的Ares。在試穿過後,就決定購入這雙卡鞋,也成為我第三雙S-Works的卡鞋。
以下若有提到其他鞋款,則會以7、EXOS、Vent和Ares來簡稱。
開箱啦!
在箱子的下面還有一個鞋袋。7的鞋袋是類似郵差包,Ares的鞋袋變成了束口袋,並且是有一半是網布透氣的設計,質感表現還不錯。
整雙卡鞋在外觀上最大的特色就是兩個巨型的包覆結構。傳統BOA卡鞋可能只會有一處有較大的包覆(如Shimano RC9)、或者由兩個BOA旋鈕跨過大多的腳背(S-Works 7),僅在最前緣用魔鬼氈固定。
Ares前後都包覆起來,外觀在某種程度上還有點像以前使用魔鬼氈或者快扣固定的舊卡鞋。
Ares在卡鞋算是突破性的設計之一就是使用了這個類似襪套的結構。理論上來說,若尺寸、鞋墊設定得宜,在入腳時就已經可以有不錯的包覆感。
S-Works Ares採用的是新一代的BOA LI-2旋鈕。這種旋鈕比起7和Vent的S3旋鈕更加輕量化、大小也比較扁,在視覺上比較和諧一些。透明的表面讓這旋鈕增加了一些質感。
鞋面使用DYNEEMA纖維,可以提升鞋面的強度。鞋底就忘記拍了,硬度指數是和7一樣的15級。
一開始覺得Ares的車隊版白色沒有大大的“S-WORKS”字樣信仰力有點不足,但後來愈看愈耐看,而且後來發現其實內側也有一個“S-WORKS”字樣,給過。
以下實穿心得。這個襪套結構在入腳之後感覺就給人有了80分的包覆感,BOA旋鈕旋緊只是把他慢慢提升到100分的感覺。
這個LI-2旋鈕雖然號稱可以雙向調整,但其實還是以單向旋緊為主,反向放鬆的那個聲音......我實在不太想聽,建議如果騎乘真的不得已要調整,還是拔開後再旋緊比較好。S3旋鈕在雙向的細膩手感仍然是一絕。
以往我穿過的7和EXOS雖然也是好鞋,但是有各自的缺點。7的位置大約是在腳背,就是上方的BOA釣魚線經過的地方。即使我的腳背不算特別高,
但若經過比較長時間or高強度的騎乘,被壓迫的感覺就會比較明顯。如果再疲勞一點的話還會有點快要抽筋的感覺。另外如果附生舟狀骨比較突出,旋緊後也比較壓迫。
EXOS沒有以上的問題,因為他就是一個在腳背上方的BOA旋鈕旋緊。但為了輕量的關係,腳掌前後的受力自然不會那麼均勻,重踩(尤其抽車時)鞋面扭曲的感覺會比較明顯。
所以EXOS適合高迴轉騎法,迴轉愈高感受到的好處愈多。
Ares就是同時除去7和EXOS問題的鞋子。腳背有夠舒服,取消鞋舌使用襪套概念的設計、不是直接用釣魚線而是用龐大的結構包覆住腳掌,同時保證了舒適度和穩定度、緊度。有些人會覺得難穿進去,我個人的經驗是大拇指抵在鞋跟,腳往前稍微施力一插就可以進去,不會特別難穿。
實際騎乘感受,在包覆感部份其實和試穿的感覺差不多。腳背幾乎沒有多餘的壓力、襪套結構也讓整個腳掌不會在鞋子內亂動,騎乘感受相當穩定、舒適。平常穿7時腳背多少有被壓迫的感覺,Ares就大大緩解了這壓迫感,可以在拉長時數和強度的情況下仍保有舒適性。
總的來說,是一雙性能方面非常好的鞋子,尤其在舒適度和包覆性這方面真的超讚。外觀我愈看愈好看,外騎時也很容易成為車友的焦點。如果到時候7被我穿壞了淘汰、或者是8不合預期,再購入一雙Ares或許是個很有吸引力的選項。
更多自行車相關開箱與分享
[開箱] Specialized S-WORKS Ares 開箱與心得分享
[開箱] 單車吊帶褲心得分享(Assos.Santini.Castelli.Gore wear.Atlas)
[開箱] HJC Furion 2.0 MT GL NAVY Size M 開箱與心得